下图为胜利一中“魅力历史”社团在研究性学习中选用的一张历史图片。据下图,你认为其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可能的是
A.墨子论节
B.韩非论法
C.老子论道
D.孔子论礼
2017年7月27日晚,“传承与创新——中国非遗文化周”系列活动之“甲骨文记忆展”在悉尼中国文化中心开幕。下列叙述中,正确反映了甲骨文情况的是( )
①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
②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
③甲骨文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
④目前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电影《英雄》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十八种写法。秦王说,统一后只保留一种。秦王统一全国后保留的这种文字属于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纷争,辩论成风。下列各家学派的学生听讲的内容中,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
A.儒家学生:正在听孔子讲“为政以德”
B.道家学生:正在听老子讲“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墨家学生:正在听墨子讲“仁政”
D.法家学生:正在听韩非讲“以法治国”
某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安慰他说:“一次的失败不要紧,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没考好,你才能及早发现问题,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你知道老师引用了哪家的思想来教育学生的吗? ( )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孔子的讨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甲说: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B.乙说:他提出了“仁”的学说
C.丙说:他是教育家,对教育贡献很大
D.丁说:他主张“兼爱”“非攻”
中国古代有一个著名的“塞翁失马”的故事,说明了人的祸福可以相互转化,这个故事体现了古代哪一位思想家的思想?
A.孔子 B.庄子 C.老子 D.韩非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友善”与中国古代的“仁、义、信”等主张一脉相承,其思想渊源是
A.儒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思想文化的传承与融合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航标和精神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传承与发扬)
材料一:要既讲法治又讲德治,重视发挥道德教化作用,把法律和道德的力量、法治和德治的功能紧密结合起来……树立良好道德风尚,防止封建腐朽道德文化沉渣泛起。
﹣﹣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1)材料一中习总书记提出的“要既讲法治又讲德治”是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发扬光大。春秋时期,为“德治”这一理念提供来源的思想家是谁?战国时期,秦国践行“法治”思想的改革家是谁?
(理论与实践)
材料二:如下图
(2)请写出材料二中两位历史人物联合完成的伟大著作及发表时间(年份)。20世纪初的哪场革命将著作中的理论变为现实?
(开拓与创新)
材料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习近平十九大报告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及其地位。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请写出这次会议召开的地点。
(4)实践无止境,理论创新亦无止境。从以上思想理论的实践和创新历程中,你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
节日·习俗·传承
某中学同学对节日进行研究时找到了以下图文资料:
(1)请你结合以上图文资料,将下面表格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同学们在搜集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撰写了有关节日起源的小论文,以下是四位同学的论文资料:
(2)依据上述资料,说出传统节日习俗的来源与哪些因素有关?
(3)中国的节日文化是一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从2008年1月1日起,国家新增加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三个中国传统节日为全民公假。结合自己在传统节日中的体验,说一说你可以为传承与发扬节日文化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008年元旦,国务院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开始实施,其中新增的且传说与屈原有关的放假节日是:( )
A.元宵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重阳节
图片承载了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三幅图片共同承载的历史是
A.我国雕刻和冶炼技术精湛
B.我国医学成就领先世界
C.我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卓越
D.我国天文学研究成就突出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学派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道家 | 春秋时期 | A |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前后相随。” |
战国时期 | 庄子 |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 |
儒家 | 春秋时期 | 孔子 | “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战国时期 | B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
战国时期 | 荀子 | “隆礼”,“礼治”。 | |
C | 战国时期 | 墨子 | “兼爱”“非攻”“尚贤”“节葬”“节用” |
法家 | D | 韩非 |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实行“法治”。 |
材料二:董仲舒主张确立儒学独尊的地位。他提出,应当禁绝与儒学相异的学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在他看来,文化的“一统”和政治的“一统”是一致的,而文化的“一统”又可以成为政治“一统”的根基。
材料三:在思想上,王猛提倡儒学。他广立学校,以精通儒学者为学官,文武百官子弟及宿卫战士、宫中后妃均要入学受业。皇帝每月一临太学,亲自考问学生经义,提拔成绩优异者为官。
——摘自滕云玲《十六国北朝民族融合过程中的儒学》
(1)材料一的表格中A、B、C、D四处分别应填入什么内容?这一时期的文化盛况被称为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汉武帝受董仲舒影响采取了什么举措?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皇帝”是谁?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王猛推行文化改革的影响。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下列属于这种“优秀传统文化”具体表现的是
①宽厚待人,以身作则 ②爱惜民力,为政以德
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④追求真理,学习先进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④
以下文物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①④③ D.①②④③
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本质上体现了( )
A.法家的衰落 B.中央集权的强化
C.加强思想控制 D.注重儒家学说
如图是“医”字已知最早的写法,是用勾(医疗器具)将矢(箭)从人体上剔出,表示医疗。该字属于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楷书
后人尊称炎帝和________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________采用疏导的方法,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
某思想家强调:“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这位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韩非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你认为孟子的这段话体现了什么思想( )
A.要和平相处 B.选贤任能
C.做人不卑不亢 D.做人要谦虚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