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他创立的儒家学说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儒家学说这一地位的确立开始于
A. 孔子创立儒学,提出“仁”的学说 B. 汉武帝接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隋唐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 D. 明朝八股取士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
汉代巴郡民歌创作兴盛。其中有一首:“晨风习习吹动,春雨滋润禾苗。太守注重农业,百姓丰足富饶。”民歌中颂扬的太守是( )
A.张仪 B.吴资 C.马相 D.文翁
秦汉政权对巴郡的治理叙述错误的是( )
A.秦时张仪建立巴郡并筑江州城
B.秦废除巴国的原有的土地制度,实行奴隶制土地制度
C.秦在巴郡实行军功爵制度
D.汉武帝推行蜀郡文翁办学的经验,培养人才,改变巴郡文化落后的状况
儒家学说成为我国封建正统思想始于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董仲舒认为,与儒学相异的学术“皆绝其道”,使文化的一统与政治的一统相一致。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 )
A. 焚书坑儒 B. 八股取士
C. 设立太学 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这一改变从哪一皇帝开始
A.秦始皇 B.孝文帝 C.汉武帝 D.唐太宗
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热播后,很多人对汉武帝的文韬武略有了基本了解。汉武帝的治国核心思想来源于
A.法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
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令分子弟以地,侯之!’”文中的“上”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下列事件与他有关的是
A.始称皇帝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昭君出塞 D.创立科举制度
两汉文化看徐州。公元前202 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这一事件发生在
A.公元前2 世纪初 B.公元前2 世纪末
C.公元前3 世纪初 D.公元前3 世纪末
下侧是西汉初年郡国并行示意图(局部)。为消除图中反映的威胁兵权的因素, 汉武帝
A.实行“削藩” B.推行分封制
C.颁布“推恩令” D.宣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秦皇汉武”二人在以下哪个问题上采取了相反的措施
A.中央集权 B.经济发展 C.打击匈奴 D.儒家学说
下列不属于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措施的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削弱封国势力 C.强化监察制度 D.统一度量衡
汉武帝时中国历史上一位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统治期间颁布的“推恩令”,主要是针对西汉前期出现的
A.王国问题 B.货币不统一的问题 C.社会贫困的问题 D.思想混乱的问题
开创西汉鼎盛时期的是 。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指 ( )
A.烧毁所有《诗》《书》等儒家著作 B.排斥法家以外的各派学说
C.允许诸侯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 D.排斥儒家以外的各家学派
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第一个盛世局面出现于( )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摘自毛泽东《沁园春.雪》
结合材料和相关知识,回答:
(1)词中提到的“秦皇汉武”分别指我国历史上哪两位著名帝王?
(2)这两位帝王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3)有人说“秦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他是暴君,你眼中的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说出理由)
(4)材料中的“汉武”为了巩固统一,在政治上采取了什么措施?该项措施直接帮助西汉王朝解决了什么问题?
史实与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实,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表格中的推论作出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史 实 | 推 论 | 正确与否 | |
(1) | 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史记.夏本纪》 | 材料中说明了大禹治水劳心竭力,坚持不懈。 | |
(2) | 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荀子》 | 这反映了西周分封制度下分封的对象主要是周王的子弟和亲戚。 | |
(3) | 据《史记》记载,一位诸侯国的国君为了报仇雪恨“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座,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 这位诸侯国的国君是我国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 | |
(4) | 徐州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气,徐州有“大风起兮云飞扬”的豪迈。 | 诗中讲述了两位历史人物,指的是刘邦的霸气、项羽的豪迈。 | |
(5) | 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 柳宗元认为秦朝亡于暴政,而非郡县制。 | |
(6) | 汉武帝统一货币铸造和国家垄断盐铁经营。 | 这些措施的实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为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提供了雄厚的财力支持。 |
2015年9月19日,日本国会参议院正式通过了新安保法案,受到了中国、韩国等曾遭受日本侵略过的邻国的谴责。中日交往历史悠久,最早有文字记载是在
A.东汉 B.西汉 C.秦朝 D.战国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特别是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材料三: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诸侯王逐渐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出入公然使用天子礼仪车架,时刻图谋举兵夺取皇位。
——引自教材
请回答:
(1) 从材料一中看出,秦
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基于以上认识,秦始皇实行了什么制度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2)材料二反映的事件发生于何时何地,其主要领导人物是谁?使该朝灭亡的人又是谁?
(3)发生材料二中的事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材料三反映西汉时期国家出现了什么问题?汉武帝又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