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少数民族政治家
(1) 7世纪,统一青藏高原各部,建立吐蕃政权是 。
(2) 10世纪初,他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定都上京。他是 。
(3) 1206年,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的是
(4) 1616年, 统一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统一是永恒的主题】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材料一:大约距今5000——3000年间,黄河中下游出现了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华夏族——民族融合不断在进行——经秦汉四百年的发展,华夏族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材料二: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三:元朝的大统一结束了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基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版图——也为中国此后六百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
材料四: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1)秦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秦朝在政治制度上有哪些创新?
(2)根据材料二,唐朝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列举一例唐太宗在位时民族关系融洽的史实?
(3)结合材料三,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在边疆采取什么措施加强管理?
(4)根据材料四,为维护国家统一,清朝前期清政府在新疆、西藏分别设立了什么机构加强管辖?这些机构的设置对我国历史的发展有何影响?
【渡尽劫波兄弟在——民族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王朝明确提出“华夷无别”“华夷同重”原则,对周边各少数民族的领袖“示之以礼”。加强了对四方民族的优待、册封、和亲以及以夷治夷政策的实施,并使羁縻府州县制度化,在形式上保留原有当地统治机构或“华官参加”,或实行“监管制”,使民族事务管理走上制度化。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过程》
材料二尽管澶渊之盟常给人以“城下之盟”的印象,但基本内容还是平等的,北宋并没有丢太大的面子。……且和平实现以后,北宋还能从双方贸易中获得大量盈余,辽朝亦可借此获得其必需品,因而双方都是划算的。
——齐涛《中国政治通史》
材料三明朝人方孝孺曾言:“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对少数民族的管理原则和政策是什么?举出唐朝民族交融的一个事例。
(2)材料二中的“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看待这一盟约?
(3)根据材料三,概括元朝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何特点,并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4)归纳我国古代中央政权处理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关系的方式。
小王同学的历史笔记本上有文字如下图所示,可推知他关注的是哪个地方的历史?
A.新疆
B.云南
C.贵州
D.西藏
“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有关这一主题的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
A.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B.唐朝时,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
C.元朝时,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D.清朝时,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管辖
在九年级历史专题复习课上,老师用多媒体展示了“文成公主入藏”“安西都护府”“唐蕃会盟碑”“宣政院”“驻藏大臣”等史料和信息,这一专题复习的主题应是
A.经济发展史
B.科技成就史
C.民族关系史
D.文学艺术史
下列对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杰出首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 B.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C.阿骨打建立金 D.成吉思汗建立元朝
他是党项族的英雄,贺兰山上的雄鹰。他受汉文化的影响,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创制文字,积极吸取中原文化。“他”是
A.松赞干布
B.元昊
C.耶律阿保机
D.尺带珠丹
唐太宗说:“其(夷狄)情与中夏不殊……四海可使如一家。”下列史实中,与唐太宗直接相关并体现上述观念的是
A.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B.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
C.设置驻藏大臣管理西藏 D.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
材料二 “天下英雄尽入吾彀(圈套)矣。”
材料三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族皆依朕如父母。”
材料四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杜甫《忆昔》
材料五 上(唐宪宗)顾谓宰臣曰:“朕读《玄宗实录》,见开元初锐意求理,至十六年以后,稍似懈倦,开元末又不及中年,何也?”崔群对曰:“玄宗少历民间,身经逇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加之姚崇、宋璟、苏颋、卢怀慎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故致治平。及后承平日久,安于逸乐,渐远端士,而近小人。”
——《旧唐书·宪宗下》
(1)历史上把唐太宗统治的繁盛局面称作什么?
(2)唐太宗通过科举制将材料二中所说的“天下英雄”纳入“彀”中,请问科举制诞生于哪位皇帝时期?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唐太宗采取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并写出唐朝时期与少数民族友好往来的具体事例。
(4)材料四中杜甫所描述的历史时期称之为什么?
(5)根据材料五描述中,哪些措施促使形成了材料四的繁荣局面?
下图两位人物体现了唐朝与哪一少数民族间的友好关系 ( )
A.南诏
B.回纥
C.吐蕃
D.突厥
遗迹遗址是人类历史的载体和见证,能反映各个历史时代的特征,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下列遗址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
A.秦兵马俑B.拉萨大昭寺会盟碑C.唐招提寺鉴真坐像D.河南开封大相国寺
民族交融推动中华民族的发展,下列能反映民族交融的是
A.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C.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D.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和睦。下列史事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有
①玄奘西行
②文成公主入藏
③被北方和西北各族尊奉为“天可汗”
④鉴真东渡
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据记载,文成公主入藏时,携带的嫁妆有释迦佛像,360卷经典,大量珍宝、金鞍玉辔、绸帛、种子,60种营造与工技著作,100 多种医方、4种医学论著等。丰富的嫁妆种类折射出唐朝
A.对边疆统治加强B.民族交融成为主流C.经济文化的繁荣D.开元盛世成就辉煌
据统计,唐朝宰相共有369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士为24人,占6%。这在历代汉人建立的王朝中是较为罕见的。这说明唐朝
A.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B.避免了民族间的战争
C.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D.致力于商业贸易发展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
A.遣唐使来华B.玄奘西游天竺C.文成公主入藏D.鉴真东渡日本
“国家统一,民族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描绘了唐朝与哪一少数民族的友好交往?该少数民族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管辖是在哪一时期?
(2)依据图二,写出宋朝时期的政治特点。宋朝与辽、西夏、金维系“友好”关系的主要方式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3)图三是清代避暑山庄与外八庙的外景。这一建筑群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结合三幅图片,请简要概括我国古代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特色。
某历史兴趣小组收集了松赞干布、文成公主、《步辇图》、唐蕃会盟碑的文物图片在班内进行了一次展览。据此判断,这次展览主要反映
A.唐 的关系 B. 唐与吐蕃的关系
C. 唐与回纥的关系 D. 唐与南诏的关系
唐朝诗人元稹在他的诗歌《法曲》中写道“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诗中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
A.对外交往活跃 B.文化繁荣
C.经济发展 D.民族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