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1山东八年级上学期人教版初中历史期末考试13623
2011山东八年级上学期人教版初中历史期末考试13623
初中
整体难度:偏难
2021-1-1
题号
评分
一、综合题 (共2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材料解析题:

材料二  蒋介石最终撕毁了“双十协定”,发动了内战。下表是解放战争开始时的各项力量对比情况。

解放战争开始时的力量对比:

国民党

共产党

拥有军队

430万人

130万人

武器装备

接受100万日军装备,取得美国大量武器

基本上是步枪

拥有人口

3亿多

1亿多

拥有地区

大城市,绝大部分铁路交通线

小城镇,乡村,偏远地区

材料三  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史称“大决战”。

请回答:

(1)从材料二看出战争初期,国共双方实力对比差距悬殊,你认为中国共产党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2)请根据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写出三大战役的名称。

难度:
知识点: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使用次数:174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原因: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人民群众的支援;党的正确决策和领导等。

(2)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土地可以被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但不可以低头。

——五四运动时的传单

材料二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的部分口号

材料三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长征》

请回答:

(1)五四运动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从材料中找出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内容。

(2)红军为什么要进行万里长征?红军长征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

(3)现在我们倡导青年学生要发扬五四精神、长征精神,你认为五四精神的核心、长征精神的内涵分别是什么?作为当代青年应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和长征精神?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难度:
知识点:北伐战争
使用次数:135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性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内容:“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2)原因:由于王明的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3)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或爱国主义;

长征精神的内涵: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看法:略,只要言之有理,观点正确即可。

二、选择题 (共2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一首《英雄赞歌》“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常春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还有迷人的《一条大河》“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多少年来,当这熟悉的旋律响起时,多少人不免心潮澎湃,联想起

A.土地革命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难度: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使用次数:109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D

2.

下列内容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C.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

D.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难度: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使用次数:143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B

3.

开国大典的举行,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新中国”的“新”指的是

A.国家名称改变了                                        B.国家独立自主了

C.中国的社会性质改变了                             D.人民生活改善了

难度: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使用次数:184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C

本卷还有20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25
总体难度:
偏难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25
100.0%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综合题
2
8.0%
选择题
21
84.0%
简答题
1
4.0%
填表识图题
1
4.0%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3
12.0%
北伐战争
5
20.0%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6
24.0%
第三次科技革命
3
12.0%
社会生活的变化
3
12.0%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1
4.0%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4
16.0%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Miss Feng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