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1七年级上学期人教版初中历史期中考试13834
2011七年级上学期人教版初中历史期中考试13834
初中
整体难度:偏难
2021-1-1
题号
评分
一、综合题 (共2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文化教育对于治国安邦有很大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秦始皇完成了国家的统一,但他建立的秦朝却仅仅维持了15年的时间。他采取的哪项措施严重破坏了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2)汉武帝统治时,西汉达到了鼎盛时期。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推动了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3)你认为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难度:
知识点: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使用次数:103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焚书坑儒。

2)接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大力发展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

3)尊师重教,树立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1)材料一中“卫鞅”是谁?“孝公”是哪国国君?这一理论属哪家学派?

2)请写出“卫鞅”变法的内容。

3)材料二中的“秦王”是谁?他“扫六合”的含义及其历史意义各是什么?

4)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事件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难度:
知识点: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使用次数:196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商鞅、秦国、法家。

2)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3)赢政。灭六国,完成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历史上的巨大进步。

4)商鞅变法为秦朝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

二、选择题 (共20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

A.创立中央集权                                           B.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

C.稳固大一统局面                                        D.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

难度:
知识点: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使用次数:128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C

2.

下列名言中,能表现陈胜、吴广领导农民起义英雄气概的一句是

A.“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C.“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D.“福兮,祸之所伏”

难度:
知识点: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使用次数:162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B

3.

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秦始皇焚书的主要目的是

A.限制人们的言论                                        B.禁止儒学传播

C.树立秦国的形象                                        D.加强思想控制

难度:
知识点: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使用次数:137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D

本卷还有19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24
总体难度:
偏难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24
100.0%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综合题
2
8.33%
选择题
20
83.33%
填表识图题
2
8.33%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8
33.33%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13
54.16%
远古的传说
2
8.33%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1
4.16%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孙第三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