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内蒙古人教版初中历史同步练习79459
内蒙古人教版初中历史同步练习79459
初中
整体难度:偏难
2016-02-09
题号
评分
一、选择题 (共16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最近,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20世纪)①30年代,到延安去,到太行山去,到敌人的后方去;②40年代,到辽沈去,到天津去,到长江对岸去;③50年代,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④60年代,到山上去,到乡下去,到贫下中农当中去……”以下对该网络段子解读正确的是(  

选项

段子

      

A

抗战时期,延安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是进步青年向往的地方

B

解放战争进入决战阶段,人民解放军开始进行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

C

1953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

D

我国的改革开放首先从农村开始,农村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难度:
知识点:(补充)文革十年
使用次数:198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B

2.

 “中共八大国民经济的调整文化大革命共同反映出的时代主题是(  

   A.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B.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难度:
知识点:(补充)文革十年
使用次数:162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B

3.

下列史实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东方红1号”升天           ②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③重返联合国                   ④粉碎“四人帮”  

⑤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⑥“八六三计划”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④③⑥⑤   

C②①④③⑤⑥                      D②①③④⑥⑤

难度:
知识点:(补充)文革十年
使用次数:147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D

4.

有资料表明,十年“文革”时期国民收入损失了5000亿元,这超过了建国后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A.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                  B.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C.各级政府机构瘫痪                   D.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摧残

难度:
知识点:(补充)文革十年
使用次数:166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B

5.

一些历史名词往往被打上时代的烙印。“大串联”、“红卫兵”、“停课闹革命”发生在(  

  A.土地改革时期                      B.整风运动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难度:
知识点:(补充)文革十年
使用次数:174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D

本卷还有18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23
总体难度:
偏难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偏难
12
52.17%
中等
10
43.47%
很难
1
4.34%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选择题
16
69.56%
分析说明题
3
13.04%
材料分析题
4
17.39%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补充)文革十年
19
82.60%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
4.34%
伟大的历史转折
1
4.34%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8.69%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张帆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