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国和西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以匈奴人灭西晋为序幕,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浪潮。”
材料二:《宋书》记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回答:
(1)材料一中,“南迁浪潮”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反映了南朝时期江南怎样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
(3)材料一与材料二反映的内容之间有着什么联系?
(1)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
(2)江南物产富饶,经济发达,主要原因有: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社会秩序安定,战争相对较少;北方人为躲避战乱逃到南方,带去劳动力和先进技术;人民辛勤劳动
(3)因果关系 材料一是材料二的原因之一
北魏孝文帝迁都到洛阳的原因:
1、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甚为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①北魏的都城地处偏僻的平城,不利于对广大中原地区的统治。②孝文帝想要充分吸收汉族的文化制度来治理和统一中原地区。③他想要迁都来获得汉族地主的认可的正统地位。④孝文帝还希望通过迁都来达到统一全国的目的。
2、平城寒冷干旱,粮食的产量有限,不能满足都城大量人口的需要,一遇到荒年,就会有迁都的议论。平城不适合作为规模较大王朝的都城。
3、正如孝文帝所言,平城是“用武之地”,北方少数民族很容易对平城造成威胁。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