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世界现代史
>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138
更新时间:2017-03-15
纠错
1.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苏两国都进行了改革,然而改革的结果却不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大声疾呼要对国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1986年,苏共二十七大通过了经济改革纲领,会后又颁布了一系列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法令,由于经济改革阻力太大,成效低下,戈尔巴乔夫又仓促转向政治体制改革。19903月,修改宪法,取消苏共的法定领导地位,实行总统制和多党制。在政治多元化公开化的口号下,无政府状态在全国迅速蔓延,罢工浪潮此起彼伏,反对党纷纷成立,民族分离、国家分裂势力迅速抬头。

——摘自华东师大版和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20世纪80年代苏联改革的结果怎样?

2)导致苏联改革出现上述结果的客观历史因素是         。(填字母代号)

A.“八一九事件             B. 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

C.斯大林模式的弊病           D. 急于求成的激进改革措施

材料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世界风云急剧变幻的情况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

——摘自华东师大版和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对比材料一、材料二,分析中国的改革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查看答案
题型:分析说明题
知识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1)改革激化了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分裂,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和苏共的垮台。

2C

3)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②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③重视国内的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④抵制西方鼓吹的某些思想和价值观。

=
考点梳理:
根据可圈可点权威老师分析,试题“ ”主要考查你对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资料梳理”如下:
◎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的定义
东欧八国:
“东欧”,指位于欧洲东南部和中部地区、苏联西侧的8个国家,它们是: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南斯拉夫。

苏联模式:

所谓苏联模式,即指苏联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制度、体制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这个模式形成于斯大林时期,并不断得到强化和固化,延续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对于苏联模式的内涵,有各种各样的概括。总起来看,应包含两个层面:一是社会基本制度的层面,一是具体体制、机制的层面。
◎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的知识扩展
“东欧”,指位于欧洲东南部和中部地区、苏联西侧的8个国家,它们是: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南斯拉夫。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建立后不久积累了众多的矛盾,不得不进行改革。这些改革,情况各不相同,其中以匈牙利的改革较为突出,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还有捷克斯洛伐克改革即“布拉格之春”。
匈牙利的改革:
1、背景:50年代初,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国民经济发展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产积极性受挫。1956年底,以卡达尔为首的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进行改革。
2、特点: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匈牙利本国的特点相结合。
3、内容:(1)政治上大力推行民主集中制,广泛团结各阶层人士,加强法制建设。(2)经济上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计划管理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扩大企业自主权,加强企业的民主管理;放慢重工业发展速度,大力扶持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积极改善人民生活。(3)结果:取得一定成效,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平稳,市场较繁荣,人民生活有了明显提高。
“布拉格之春”:
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布拉格之春”
1、原因:要求摆脱苏联模式
2、时间:20世纪60年代末
3、人物:杜布切克
4、具体内容和结果:1968年1月5日开始的捷克斯洛伐克国内的一场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运动。这场运动直到当年8月20日苏联及华约成员国武装入侵捷克才告终。这次军事入侵导致了约有10万人左右的难民潮,其中包括了许多精英知识分子。该事件也影响了在许多西方国家中宣扬列宁主义的左翼人士的地位,最终也导致了这些政党的部分崩溃。
◎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的特性
战后东欧主要社会主义国家类型:
1.本国社会主义政党有浓厚的群众基础,社会主义政党占据主要地位: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
2.本国社会主义政党有一定发展,在苏联的扶植下,建立社会主义政权:罗马尼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保加利亚
3.完全在苏联的扶植下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东德
◎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的知识点拨
东欧八国采用“苏联模式”的原因:
1.战后东欧各国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
2.苏联在经济、政治、军事上的扶助
3.战后国际形式复杂,资本主义世界敌视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

东欧八国采用“苏联模式”的影响:
1.短期内为各国经济恢复和发展积极作用,为战后重建起到促进作用;
2.苏联模式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不适合各国的进一步发展,对后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阻碍作用。
◎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的知识拓展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1945年,南斯拉夫从纳粹德国手中获得解放,宣布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铁托任主席。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南斯拉夫实行了国有化和土地改革,开始社会主义建设。由于南斯拉夫和苏联一向关系不和,加上铁托不甘受制于苏联,1948年,南和苏联关系破裂,南斯拉夫共产党被开除出苏联领导的共产党情报局。
1949年,情报局公开斥责南斯拉夫”。赫鲁晓夫掌握苏联政权后,南苏关系开始改善,并恢复外交关系。以后,南苏关系一直在处于低度水平,南也并没有加入苏联领导的。
1963年南修改宪法,改国号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前南奉行独立自主的不结盟外交政策,铁托是不结盟运动的发起者。他反对大国垄断国际事务,反对战争,维护和平,为南斯拉夫赢得了国际尊重。1980年,铁托逝世后,联邦实行集体领导,各共和国日趋松散,民族矛盾加剧。
1991年,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及马其顿四个共和国相继宣布独立。
1992年4月27日,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议会通过新宪法,宣布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联合成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正式解体。
◎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的教学目标
1.了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历程。
2.理解东欧剧变的原因和过程。
◎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的考试要求
能力要求:了解/识记
课时要求:1
考试频率:易考
分值比重:2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

类题推荐: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难度:
使用次数:115
更新时间:2013-03-13
加入组卷
题型:选择题
知识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WW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