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七上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195
更新时间:2020-11-24
纠错
1.

阅读材料与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禹的儿子启凭借强大的势力,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

材料二  秦朝时,全国分为36郡,在郡下设县。这一制度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材料三  汉武帝接受他的建议,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上述三则材料均摘编自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启继承父位”的主要原因。“启继承父位”标志了哪一制度的产生?

2)请写出材料二中的“这一制度”的名称。根据材料二指出实行这一制度的主要影响。

3)材料三中的“他”是指哪位著名思想家?材料三中的“建议”具体是指什么?

32.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很多改革都发生在社会转型时期,并对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国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奖励耕战都是为了发展小农经济,富国强兵,因为当时各国政权都是建立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自耕农既是生产的主力,又是作战的主力。

——杨宽《战国史》

材料二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目的。当时的“小农”最有可能使用哪些工具进行农业生产?

2)“小农经济”一大特点是以家庭为单位、生产资料个体所有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哪一措施为“小农经济”的合法性提供了依据?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商鞅变法中的哪些措施分别使“自耕农既是生产的主力,又是作战的主力”?

3)材料二中的“魏主”是哪个少数民族的领袖?请概括材料二中的改革措施。这次改革对于中国历史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4)两位改革家身上都体现了什么精神?

查看答案
题型:综合题
知识点: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1)为了发展小农经济,富国强兵;铁制工具和牛耕

2)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3)鲜卑族;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促进了民族的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4)锐意进取、勇于开拓、敢于创新、顺应历史潮流、不顾守旧势力反对

【解析】

1)根据材料一“秦国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奖励耕战都是为了发展小农经济,富国强兵,因为当时各国政权都是建立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自耕农既是生产的主力,又是作战的主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的目的为了发展小农经济,富国强兵;当时的“小农”最有可能使用铁制工具和牛耕进行生产。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的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为“小农经济”的合法性提供了依据;使“自耕农既是生产的主力,又是作战的主力”的措施分别是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3)根据材料二“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主”是鲜卑族的孝文帝,北魏孝文帝即位后,立志用文治移风易俗。他力排众议,494年迁都洛阳,进行变法;根据材料二“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可知,材料中的措施是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的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位改革家身上都体现了锐意进取、勇于开拓、敢于创新、顺应历史潮流、不顾守旧势力反对的精神。

=
考点梳理:
根据可圈可点权威老师分析,试题“ ”主要考查你对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的战争和合纵连横)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资料梳理”如下:
◎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的战争和合纵连横)的定义

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是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经过春秋时期的兼并战争,到战国时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个诸侯强国,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

三家分晋:

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

田氏代齐:
三家分晋后,齐国大夫田氏取代原来的国君,建立了田氏齐国。

桂陵之战、马陵之战:
公元前4世纪中期,齐国军师孙膑以“围魏救赵”的巧计在桂陵和马陵两地大败魏国主帅庞涓,魏国从此一蹶不振。

长平之战:
公元260年,秦、赵于长平交战,赵军大败。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的战争和合纵连横)的知识扩展
①战国七雄指齐、楚、燕、韩、赵、魏、秦。
②韩赵魏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③公元前4世纪中期魏国庞涓、齐国孙膑桂陵之战,马陵之战。
④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
◎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的战争和合纵连横)的知识导图
战国时期形势图:
◎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的战争和合纵连横)的特性

战国兼并战争的实质:
封建地主之间的争夺土地人口兼并战争。在兼并战争中,诸侯国不断减少,为后来秦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定基础。

◎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的战争和合纵连横)的知识对比

春秋争霸与战国兼并战争的对比:
1、相同点:
(1)都具备争夺土地与人口的特性。
(2)都给人民带来了灾难。
2、不同点:
(1)阶级不同:战国兼并具有封建地主阶级兼并战争性质;春秋争霸仅是奴隶主大国的争霸战争。
(2)战争目的不同:战国兼并的目的是富国强兵,消灭其他国家,达到统一的目的;春秋争霸是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地位。

◎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的战争和合纵连横)的知识点拨

战国兼并战争的的影响:
1、兼并战争推动了各国的改革,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土地制度的形成。
2、由初期的土地人口的争夺转变为以统一为目的,促进了封建政治制度的形成和民族融合。
3、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的战争和合纵连横)的教学目标
1.了解战国七雄的演变历史和大致地理方位。
2.掌握战国时期的主要战役以及战国时期诸侯战争的特点。
3.掌握战国后期历史发展的趋势。
4.了解战国时期合纵连横思想的代表人物及主要主张。
5.了解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复杂关系的原因,分析得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的战争和合纵连横)的考试要求
能力要求:了解/识记
课时要求:1
考试频率:易考
分值比重:2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

类题推荐: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周吱吱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