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八上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
北伐战争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294
更新时间:2021-01-25
纠错
1.

国共两党关系是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经历了合作一分裂一再合作一再分裂,到今天两党联系进一步加强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民革命首合作)

材料一  …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为东征、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姜廷玉(军事博物馆研究员)

(合作破裂遭外敌)

材料二  1927——1937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給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摘编自《内战百科》

(同仇敌忾御外侮)

材杆三  抗日战争使近百年饱受分裂之苦的中国重新统一起来了,增强了国民对国家认同的程度和对政府的监督程度,……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抗战燃起中国现代国家梦想》

材料四 

材料五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企图恢复抗战前一党专制、一人独裁的局面。19458月,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合法地位与国民党在谈判桌上进行了一次激烈较量……随后,通过三年的军事较量,中国共产党终于推翻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

请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回答:

1)材料一中的军校是指哪所学校?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这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在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围剿后,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哪个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3)结合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重新统一起来了的含义是什么?材料四中两次战役的指挥者分别是谁?

4)依据所学知识回答,谈判$上的较量指的是哪一事件?中国共产党终于推翻了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5)从以上国共两党的关系变化及其结果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题型:综合题
知识点:北伐战争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1)黄埔军校: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2)中央革命根据地。

3)抗日战争使近百年饱受分裂之苦的中国重新统一起来了。(意思相近可以给分):李宗仁、彭德怀

4)重庆谈判:解放南京

5)国共合作有利于人民,分裂则会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只要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即可得分)

【详解】

1)依据材料一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为东征、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军校是指黄埔学校,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这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事件是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2)根据材料二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給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围剿后,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开始了长征。

3)结合材料三、四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使近百年饱受分裂之苦的中国重新统一起来了;材料四中两次战役的指挥者分别是李宗仁、彭德怀。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谈判桌上的较量指的是重庆谈判,中国共产党终于推翻了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标志事件是解放南京,国民党22年的统治被推翻。

5)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以上国共两党的关系变化及其结果中,我们可以得出的启示是国共合作有利于人民,分裂则会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
考点梳理:
根据可圈可点权威老师分析,试题“ ”主要考查你对 第一次国共合作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资料梳理”如下:
◎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定义
新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重新解释的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范畴的三民主义。孙中山在1924年1月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重新解释了新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谋求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的独立和平等;对内反对民族压迫,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强调各民族的平等和自决。民权主义主张直接的、普遍的、革命的民权。民生主义规定了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两个原则。新三民主义克服了旧三民主义没有明确的反对帝国主义的纲领和彻底的反封建纲领,特别是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纲领的根本弱点。它的政治原则和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基本上是一致的,因而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各革命阶级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

第一次国共合作: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的第一次合作,从1924年1月起至1927年7月止,历时三年半。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民党改组的完成和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改组后的国民党由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变成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的革命联盟。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以后,革命得到全面迅速的发展,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知识扩展
1.国共第一次合作的背景:(1)国共合作的必要性: ①国民党——多次革命均以失败告终,孙中山为了寻求继续革命的道路,必须有新思路,新方法,新的自持力量。 ②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从其中主要的有香港海员大罢工和京汉铁路大罢工。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共产党从“二七”血案中进一步认识到,没有强有力的同盟者,要战胜强大的敌人是不可能的。(2)国共合作的可能性: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的基本宗旨与目标与共产党的最低纲领有一致的地方。
2.国共合作的过程:(1)共产党“三大”——讨论确定国共合作的方针 ①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容易被接受,且有利于改组国民党。 ②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后,可以借助孙中山和国民党的力量,公开开展革命活动,扩大自身的力量。 ③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但中共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仍保持独立性。(2)国民党一大——国共合作开始 ①政治上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组织上通过了改组国民党的具体办法,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②意义: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知识对比
新旧三民主义对比:
 
◎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知识点拨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
1.二七惨案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认为在中国当时的政党中,还只有国民党算得上是真的民主派。而且孙中山及其领导的国民党在当时人们的心中,有崇高的威望。
2.国民党的多次革命均以失败告终,孙中山为了寻求继续革命的道路,必须有新思路,新方法,新的自持力量。
3.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推动。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过程:
(1)1921年,孙中山接受共产国际的代表的建议,同意以“党内合作”的形式与共产党合作,改组国民党。
(2)1923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正式决定通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会上确定了合作方针: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性。帮助国民党改组成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政党。
(3)1924年初国民党一大政治上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组织上通过了改组国民党的具体办法,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意义: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教学目标
1.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
2.掌握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的成果。。
3.分析合作失败的原因,反思我们该吸取的教训。
◎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考试要求
能力要求:掌握/应用
课时要求:1
考试频率:常考
分值比重:2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

类题推荐:
北伐战争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税建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