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八上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
洋务运动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158
更新时间:2021-01-25
纠错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实现近代化(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14世纪-20世纪初是一个群星璀璨、风起云涌的时期,人文主义”“民主法制”“大机器生产等词汇的出现和使用就是最好的证明。请你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常把法国与美国、英国的历史进行对比,特别指出它们之间的区别;美国没有封建制度这个强大的敌人,英国贵族并未因革命丧失权力,他们与资产阶级实行联合统治。

——《旧制度与大革命》(序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革命、美国革命面对的强大敌人有何区别?英国确立的政治制度代表了什么联合力量的利益?

材料二  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相同之处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

——《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国革命中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所颁布的法律性文献。这三场革命体现了怎样的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和潮流?

材料三  史学界普遍认为,中国近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中国先进分子向西方学习并探索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的过程。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19年以前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哪些变化?

查看答案
题型:综合题
知识点:洋务运动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1)法国:封建专制制度(或封建专制统治);美国:英国的殖民统治;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2)民主和自由。

3)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解析】

1)第一问,依据材料一信息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常把法国与美国、英国的历史进行对比,特别指出它们之间的区别;美国没有封建制度这个强大的敌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时,法国社会等级森严,包括资产阶级和农民在内的第三等级,政治上无权,却要供养生活腐朽的上层等级。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人民怨声载道。所以,法国大革命面对的强大敌人是封建专制制度。美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处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下,英国希望北美殖民地永远作为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竭力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所以,美国革命面对的强大敌人是英国的殖民统治。第二问,依据材料一信息英国贵族并未因革命丧失权力,他们与资产阶级实行联合统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的《权利法案》,使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议会成为英国权力的重心,议会议员大多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英国确立的政治制度代表的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2)依据材料二信息“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相同之处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限制国王权利,1689,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它以法律的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从而使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177674日,北美大陆会议发表了《独立宣言》。宣言痛斥了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还同时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国的诞生。17898月,法国资产阶级颁布《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它体现了反封建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要求。以法律的形式把自由和平等的思想肯定下来。所以,三个法律文件都体现了对民主、自由、平等的要求。

3)依据材料三信息中国近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中国先进分子向西方学习并探索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以前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运动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它是从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的过程。

【点睛】

解题的关键需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需熟悉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和影响,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解题时,需读懂、读透材料,根据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法律文件内容,找出三个法律文件的共同点是都体现了对民主、自由、平等的要求。再根据中国近代史上的近代化探索历程,找出中国近代史探索的特点是从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的过程。

=
考点梳理:
根据可圈可点权威老师分析,试题“ ”主要考查你对 洋务运动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资料梳理”如下:
◎ 洋务运动的定义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是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开明之士在维护封建统治而倡导和主持的自强改革运动,是中国社会民族矛盾不断激化的产物。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以“求富”为旗号,兴办民用工业,洋务运动的重点由军事转向民用企业;编练新式军队;培养人才。为了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洋务派创办了新式学校,选送留学生楚国深造,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中日甲午战争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 洋务运动的知识扩展
性质:洋务运动是一场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代表人物:中央是奕訢,地方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内容:1、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曾国藩和李鸿章)、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2、洋务运动后期,又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一些民用工业。主要有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3、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筹建了南海、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4、兴办新式学堂。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评价:进步性(积极作用)-1、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创办了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价人才,对中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启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局限性(消极作用):没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因而成效不大,没使中国富强起来。
◎ 洋务运动的特性
洋务运动的性质:
洋务运动是是一场由地主阶级领导的向西方学习的旨在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
◎ 洋务运动的知识点拨
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于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问题,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洋务派和顽固派。洋务派在中央以奕忻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他们在跟外国侵略者交涉和镇压人民起义的过程中,认识到列强的船坚炮利,技术精良,主张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的统治。顽固派以大学生倭仁为代表。他们因循守旧、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洋事务,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护清朝统治。这两派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慈禧太后也是顽固派,不过她认为,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要保护清朝的统治地位,必须依靠拥有实力并得到外国侵略者赏识的洋务派。所以,她采取了暂时支持洋务派的策略。

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
1.太平天国运动和外国侵略冲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2.洋务派实力相对较强,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护清王朝统治。
3.顽固派因循守旧,盲目排斥一切外洋事物。
4.总理衙门设立后,以慈禧为首的满清统治者,暂时支持了后实力且受外国侵略者赏识的洋务派。
5.工业革命的扩张,“中外和好”局面的形成为洋务运动的开展提供了可能。
◎ 洋务运动的知识拓展
总理衙门: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认为同外国关系仅是“理藩而已,无所谓外交也”。俄国使臣来华,沿例由理藩院接待,其他各国均由礼部接待办理。鸦片战争后,由两广总督专办与欧美国家的交涉,特加钦差大臣头衔,称“五口通商大臣”。《北京条约》订立后,各国在华设使馆、驻使节。外国侵略者认为地方总督无权处理涉外事务,多次要求建立专门机构。1860年11月,英法联军依约从北京撤走,使奕忻大喜过望,在奏折中说:“该夷并不利我土地人民,犹可以信义笼络,驯服其性,自图振兴”,劝咸丰帝“尽可放心”回銮。1861年1月,奕忻再上奏折指出:“近年各路军机络绎,外国事务,头绪纷繁,驻京以后,若不悉心经理,专一其事,必致办理延缓,未能悉协机宜。”请求建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总理衙门首任事务大臣均为清朝贵族,且与外国侵略者关系密切,使总理衙门实际成为外国侵略者控制清政府的总枢纽,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总理衙门存在了40年。直到1901年,据《辛丑条约》第12款规定,改为外务部,仍位列六部之首。
◎ 洋务运动的教学目标
1.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掌握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主要内容。
2.根据洋务运动的内容评价洋务运动的影响。
3.准确认识近代史与近代化的区别。
◎ 洋务运动的考试要求
能力要求:掌握/应用
课时要求:1
考试频率:常考
分值比重:4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

类题推荐:
洋务运动
难度:
使用次数:166
更新时间:2021-1-1
加入组卷
题型:综合题
知识点:洋务运动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黄飞鸿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