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历史评价是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 . 林则徐派人明察暗访,缉拿烟犯,开展禁烟活动
B .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 .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了《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D .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
【详解】
历史评价是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对鸦片战争进行的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属于历史评价,故 B符合题意;林则徐派人明察暗访,缉拿烟犯,开展禁烟活动属于史实陈述,排除A;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了《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属于史实陈述,排除C;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属于史实陈述,排除D。故选B。
虎门销烟:
林则徐到达广州后,与两广总督邓廷桢加强整顿海防,惩治鸦片走私,共收缴鸦片两万余箱。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率领地方官吏在虎门海滩将缴获鸦片全部当众销毁。虎门销烟的壮举,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的伟大起点。
禁烟运动:
1、背景:
(1)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影响了财政收入,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加深了政治腐败,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危及清朝的统治和中华民族的生存。
(2)“弛禁派”和“严禁派”的激烈讨论。
(3)禁烟运动呼声高涨。
2、目的:
为了维护清朝统治,道光帝任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
3、过程:
林则徐在广东整顿海防,缉拿烟贩,收缴鸦片。1839年6月,将收缴的英美走私的大量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
4、影响:
(1)反映了中国人民强烈要求禁烟、反对外国侵略的愿望,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2)英国借口禁烟运动发动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鸦片战争的直接目的是保护鸦片走私,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
5、评价林则徐:
是我国的民族英雄,道光时奉命为钦差大臣,领导了虎门硝烟并取得胜利,后被遣戍伊犁,写下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悲壮诗句。被称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