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近 400 年,除西晋短期统一外,其他朝代都处在分裂状态。但是,这一时期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表现在( )
A .实现了民族大交融 B .完成经济重心南移
C .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D .海外贸易高度发达
A
【详解】三国两晋南北朝近 400 年,除西晋短期统一外,其他朝代都处在分裂状态。但是,这一时期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表现在实现了民族大交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有时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战争,但在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A 项正确;南宋时期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排除 B 项;科学技术领先世界没有体现 “ 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 ,排除 C 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海外贸易不发达,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西晋建立:
魏文帝曹丕死后,大臣司马懿逐渐控制了魏国大权。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废魏称帝,建立了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司马炎即晋武帝,280年,西晋军队灭到吴国,结束了分裂局面。
占田制:
占田制是西晋武帝颁布的土地及田赋制度,主要内容有(1)普通成年男子占田70亩,女子30亩。丁男50亩,丁女20亩。(2)户调。丁男立户者,每年缴纳绢3匹,绵3斤;丁女及次丁男立户者,纳半数③士族地主有占田、荫客级荫亲属的权利。占田制将农民占田合法化,对士族的占田给予一定限制,但也给予了士族地主大量特权,对超限占田和土地买卖没有限制。
八王之乱:
西晋时期诸王争夺政权的动乱。晋武帝死后,继承者晋惠帝没有执政能力,西晋中央立即爆发了争夺实际控制权力的斗争,八名王族先后开始争夺权力相互攻杀,“八王之乱”先后进行了16年,破坏了社会经济,西晋统治力量大为削弱,加剧了民族矛盾和西晋的灭亡。
石崇和王恺攀比:
西晋时,不仅皇帝生活奢侈,大臣们皆以奢侈为荣,甚至出现了攀比现象。大足王恺、石崇相互比奢侈;王恺用米糖洗锅,石崇用白蜡当柴烧;王恺作紫丝做步障四十里,石崇就用更贵重的锦作步障五十里;司马炎不但不制止二人的行为,反而把他们的攀比当笑话看,并暗中支持王恺,赐他一株两尺多高的珊瑚树,石崇却把它打碎了,然后叫人拿出三四尺高的珊瑚树六七株,任他挑选。而此时宫墙外,百姓却过着流离失所,竞相食人的残酷生活。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