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八上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
洋务运动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110
更新时间:2023-03-09
纠错
1.

综合分析题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无数仁人志士为之奋斗,各个阶层为此不懈探索,努力寻找一条救国救民,强国富民的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

——吴永《庚子西狩丛谈》

材料二: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和仁人志士进行了一系列挽救国家危亡的斗争 …… 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良派和革命派发起的政治运动都归于失败 …… 救国的任务历史性地落到了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身上。

——改编自曲青山《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

材料三:

历史事件

对应结果

五四运动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中共一大

中国共产党诞生

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开创中国革命道路

全民族抗战

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新中国成立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三大改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

——改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洋务运动中创办的民用企业一例。你怎样看待李鸿章 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的说法?

(2) 材料二中 归于失败 的政治运动有哪些?它们 归于失败 的理由是什么?

(3) 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就所拟观点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述需包含两个历史事件,适当展开,史论结合,条理清楚,表述简洁。)

查看答案
题型:综合题
知识点:洋务运动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1) 轮船招商局(或开平煤矿);中国落后的根源在于社会制度的腐朽,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技术,不改变政治制度是不能使中国富强。

(2) 戊戍变法(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未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 观点: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论述:中国近代史上各阶层为挽救中国命运都进行了抗争,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能挽救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后中国共产党积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共产党通过三年解放战争,打败了国民党,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成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国成为真正独立的国家。

【解析】(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中创办的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等;根据材料一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可知,中国落后的根源在于社会制度的腐朽,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的技术,不改变政治制度是不能使中国富强。

2 )根据材料二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改良派和革命派发起的政治运动都归于失败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 归于失败 的政治运动有戊戌变法(百日维新)、辛亥革命;它们 归于失败 的理由是未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3 )合上述三则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就所拟观点进行论述。如:观点: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论述:中国近代史上各阶层为挽救中国命运都进行了抗争,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能挽救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后中国共产党积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共产党通过三年解放战争,打败了国民党,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成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国成为真正独立的国家。

=
考点梳理:
根据可圈可点权威老师分析,试题“ ”主要考查你对 洋务运动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资料梳理”如下:
◎ 洋务运动的定义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是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开明之士在维护封建统治而倡导和主持的自强改革运动,是中国社会民族矛盾不断激化的产物。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以“求富”为旗号,兴办民用工业,洋务运动的重点由军事转向民用企业;编练新式军队;培养人才。为了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洋务派创办了新式学校,选送留学生楚国深造,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中日甲午战争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 洋务运动的知识扩展
性质:洋务运动是一场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代表人物:中央是奕訢,地方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内容:1、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曾国藩和李鸿章)、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2、洋务运动后期,又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一些民用工业。主要有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3、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筹建了南海、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4、兴办新式学堂。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评价:进步性(积极作用)-1、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创办了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价人才,对中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启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局限性(消极作用):没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因而成效不大,没使中国富强起来。
◎ 洋务运动的特性
洋务运动的性质:
洋务运动是是一场由地主阶级领导的向西方学习的旨在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
◎ 洋务运动的知识点拨
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于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问题,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洋务派和顽固派。洋务派在中央以奕忻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他们在跟外国侵略者交涉和镇压人民起义的过程中,认识到列强的船坚炮利,技术精良,主张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的统治。顽固派以大学生倭仁为代表。他们因循守旧、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洋事务,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护清朝统治。这两派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慈禧太后也是顽固派,不过她认为,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要保护清朝的统治地位,必须依靠拥有实力并得到外国侵略者赏识的洋务派。所以,她采取了暂时支持洋务派的策略。

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
1.太平天国运动和外国侵略冲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2.洋务派实力相对较强,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护清王朝统治。
3.顽固派因循守旧,盲目排斥一切外洋事物。
4.总理衙门设立后,以慈禧为首的满清统治者,暂时支持了后实力且受外国侵略者赏识的洋务派。
5.工业革命的扩张,“中外和好”局面的形成为洋务运动的开展提供了可能。
◎ 洋务运动的知识拓展
总理衙门: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认为同外国关系仅是“理藩而已,无所谓外交也”。俄国使臣来华,沿例由理藩院接待,其他各国均由礼部接待办理。鸦片战争后,由两广总督专办与欧美国家的交涉,特加钦差大臣头衔,称“五口通商大臣”。《北京条约》订立后,各国在华设使馆、驻使节。外国侵略者认为地方总督无权处理涉外事务,多次要求建立专门机构。1860年11月,英法联军依约从北京撤走,使奕忻大喜过望,在奏折中说:“该夷并不利我土地人民,犹可以信义笼络,驯服其性,自图振兴”,劝咸丰帝“尽可放心”回銮。1861年1月,奕忻再上奏折指出:“近年各路军机络绎,外国事务,头绪纷繁,驻京以后,若不悉心经理,专一其事,必致办理延缓,未能悉协机宜。”请求建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总理衙门首任事务大臣均为清朝贵族,且与外国侵略者关系密切,使总理衙门实际成为外国侵略者控制清政府的总枢纽,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总理衙门存在了40年。直到1901年,据《辛丑条约》第12款规定,改为外务部,仍位列六部之首。
◎ 洋务运动的教学目标
1.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掌握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主要内容。
2.根据洋务运动的内容评价洋务运动的影响。
3.准确认识近代史与近代化的区别。
◎ 洋务运动的考试要求
能力要求:掌握/应用
课时要求:1
考试频率:常考
分值比重:4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

类题推荐:
洋务运动
难度:
使用次数:166
更新时间:2021-1-1
加入组卷
题型:综合题
知识点:洋务运动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陈立新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