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我国古代造福千秋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历经 2200 多年,至今仍发挥着巨大作用,该水利枢纽是
A .都江堰 B .灵渠 C .通济渠 D .永济渠
A
【详解】如图为我国古代造福千秋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历经 2200 多年,至今仍发挥着巨大作用,该水利枢纽是都江堰。公元前 256 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都江堰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构成。渠首工程建于岷江之中,分为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三个主体工程。鱼嘴是在江心修筑的分水堤坝,形似大鱼卧于江中,将岷江分成内江和外江。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分洪。宝瓶口是在内江下游人工凿山开出的出水口,引水流入网状的渠道,灌溉农田。飞沙堰是分水堤坝与宝瓶口之间长 120 米的滚水坝,在洪水期用于分洪,并减少泥沙淤积。都江堰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 “ 天府之国 ” 。 2200 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A 项正确;灵渠沟通了湘水和漓水,通济渠、永济渠是大运河的一部分, BCD 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 A 项。
【点评】
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是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经过春秋时期的兼并战争,到战国时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个诸侯强国,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
三家分晋:
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
田氏代齐:
三家分晋后,齐国大夫田氏取代原来的国君,建立了田氏齐国。
桂陵之战、马陵之战:
公元前4世纪中期,齐国军师孙膑以“围魏救赵”的巧计在桂陵和马陵两地大败魏国主帅庞涓,魏国从此一蹶不振。
长平之战:
公元260年,秦、赵于长平交战,赵军大败。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战国兼并战争的实质:
封建地主之间的争夺土地人口兼并战争。在兼并战争中,诸侯国不断减少,为后来秦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定基础。
春秋争霸与战国兼并战争的对比:
1、相同点:
(1)都具备争夺土地与人口的特性。
(2)都给人民带来了灾难。
2、不同点:
(1)阶级不同:战国兼并具有封建地主阶级兼并战争性质;春秋争霸仅是奴隶主大国的争霸战争。
(2)战争目的不同:战国兼并的目的是富国强兵,消灭其他国家,达到统一的目的;春秋争霸是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地位。
战国兼并战争的的影响:
1、兼并战争推动了各国的改革,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土地制度的形成。
2、由初期的土地人口的争夺转变为以统一为目的,促进了封建政治制度的形成和民族融合。
3、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