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七下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
明朝的对外关系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121
更新时间:2023-05-29
纠错
1.

1405-1433 ,率领船队 7 次下 西洋 的人是

A .郑和 B .甘英 C .班超 D .卫温

查看答案
题型:选择题
知识点:明朝的对外关系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A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 郑和在 1405 年到 1433 年间,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 A 项正确;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是第一个到达波斯湾的中国人,排除 B 项;班超出使西域,排除 C 项;卫温是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他发现台湾,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
考点梳理:
根据可圈可点权威老师分析,试题“ ”主要考查你对 郑和下西洋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资料梳理”如下:
◎ 郑和下西洋的定义
郑和下西洋:
1405-1433年郑和奉命七次下西洋,先后拜访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和非洲东岸。郑和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航海家。
◎ 郑和下西洋的知识扩展
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1405—1433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郑和的船队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和航海技术,船上配备航海图和罗盘针。船队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大海域之间,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
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来往,而且推动华侨移居南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但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主要是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不计经济效益;用来输出的物品也大多由官府督造或低价强征硬派,造成大量手工工匠逃亡。随着明朝国力衰退,远洋航海的壮举也最终被废止。
◎ 郑和下西洋的知识导图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 郑和下西洋的知识点拨

郑和下西洋:
1、背景:明朝前期,国力强盛,积极遣使到亚非各地,促进中外交流。
2、目的:(1)宣扬国威,即宣传明王朝的强盛;(2)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即发展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3)为宫廷购回奢侈品。
3、经过: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和非洲东岸。意义: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郑和下西洋历史评价:
1、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
2、其规模、航行时间、航程在世界航海史上市空前的,与欧洲航海家相比,早半个世纪;
3、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的伟大航海家;
4、局限性;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不是发展海外贸易,因而不计经济效益,其结果必然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也不可能长久。

废止了远洋航行的原因: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主要是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不计经济效益;用来输出的物品也大都由官府督造或低价强征硬派,造成大量手工工匠逃亡。随着明朝国力衰退,远洋航海的壮举也最终被当成“弊政”而遭废止。

◎ 郑和下西洋的知识拓展

郑和下西洋的隐藏目的:
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出了宣扬国威,加强联系外,还有一个隐藏目的,就是寻找建文帝。1402年,朱棣率军攻下南京城。南京陷落时,“宫中起火,帝(建文)不知所终”。有的说“建文帝为僧遁去”。《明史·郑和传》则直截了当地说:“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许立群在《中国史话·三宝太监下西洋》一节中写道:“永乐皇帝派郑和航海的目的是寻找建文帝,因为永乐篡了建文帝的帝位后,建文帝失踪了,永乐怕他逃到国外,将来回来复辟,所以派人去找他。”其他如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吴晗的《明初对外政策与郑和下西洋》等也认为,郑和下西洋除了经济方面因素以外,还带着皇上的秘密使命,这秘密使命就是寻找建文帝的下落。

◎ 郑和下西洋的教学目标
1.掌握郑和下西洋的盛况,理解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2.从郑和航海的目的分析航海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 郑和下西洋的考试要求
能力要求:掌握/应用
课时要求:1
考试频率:常考
分值比重:4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

类题推荐:
明朝的对外关系
难度:
使用次数:199
更新时间:2021-1-1
加入组卷
1.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选择。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前面的字母符号填在相应位置上。

材料一:为鼓励公民参政,大会向与会者发放补贴,起初为半天饭钱,后增加到一天半饭钱。这保证了广大平民作为公民大会主体的地位。这个国家民主制的特点是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材料二:下面是章炳麟在1905年为慈禧70大寿写的一副对联上联:今日幸颐和,明日幸海子,几忘曾幸古长安,亿兆民膏血轻抛,只顾一人庆有;下联:五旬割云南,六旬割台湾,七旬又割东三省,数千里版图尽弃,每逢万寿疆无。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30几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人类的物质遭受了极大的损失,人类的精神受到了极大的摧残。作为世界霸主的英国,在战后虽然领土有所增加,但其对领土的控制力却因战争的巨大伤亡与物资损失而大大削减,而其经济亦因战争影响出现严重衰退;大战期间,俄国发生了十月革命;德国失去了13%的国土和12%的人口,德国被解除武装,德国的陆军被控制在10万人以下,不准拥有空军……德国人对《凡尔赛和约》痛恨至极,充满民族复仇情绪。

材料四:在二战中,美国与日本是死对头,双方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珍珠港事件使美国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1945年,美国投向日本本土的两颗原子弹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灭亡。风云变幻,二战"后,依靠美国的援助,日本迅速复苏,在外交上唯美国马首是瞻。

1)材料一说的是

A.罗马法       B.雅典政治制度       C.《独立宣言》       D.斯巴达寡头制

2)材料二中下联”主要写的是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日俄战争的

A.背景           B.原因                    C.经过                   D.结果

3)材料三阐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A.原因           B.背景                    C.经过                   D.影响

4)材料四主要说的是

A.二战                                              B.太平洋战争

C.美日关系                                       D.原子弹首次用于战争

题型:综合题
知识点:明朝的对外关系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使用过本题的试卷:
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liudong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