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罗斯福
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的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材料三:(图片) 图①旧购物票,图②丰盛的家宴
图①旧购物票 图②丰盛的家宴
材料四:1992年初,88岁高龄的邓小平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他反复对大家讲这样的道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计划的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南方讲话激起春潮澎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指明了方向,带来改革开放的第二个春天。
————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7页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罗斯福所说的现象出现在美国什么时候?那时候由美国波及到世界的大事是什么?根据材料二美国采取了什么措施缓解了它面临的严重困难?
(2)材料三中的图⑤与图⑥分别反应了中国哪些时期人们不同的物质生活面貌?谈一谈是什么原因使中国人民物质生活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
(3)根据材料二美国政府开创了一种什么样的经济手段来纠正其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请从材料四中找出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我国将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来推动经济的继续发展?美国克服经济困难所采用的手段和我国为推动经济继续发展将采用的手段分别说明了什么?
(1)1929一1933年(或20世纪20年代末到30 年代初、或20 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
(2)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是因为改革开放。
(3)开创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社会也有计划经济,社会主义社会也可以实行市场经济,无论哪种经济,只要有利于其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可以互相借鉴。
城市化:
城市化一般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的过程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城市群:
城市群是在城镇化过程中,在特定的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域空间里,以区域网络化组织为纽带,由若干个密集分布的不同等级的城市及其腹地通过空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城市-区域系统。城市群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生产要素逐步优化组合的产物。
城市职能:
城市在区域或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服务等活动中承担的任务和作用。它随着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区域中心城市:
指在特定的区域内,对本区域内其它城市,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多方面起推动促进作用的核心城市。
城市化的标志:
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2.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3.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群的分类:
1.按规模与层次分类:超级城市群,大型城市群,中型城市群,小型城市群。
2.按形态与结构分类:星系城市群,带状城市群,扇形城市群;单核城市群,双核城市群,多核城市群。
我国公认的4大城市群:
1.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3.京津冀城市群。
4.长江中游城市群。
世界7大城市群:
1.以纽约为中心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
2.以芝加哥为中心的北美五大湖城市群。
3.以东京为中心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
4.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城市群。
5.以巴黎为中心的欧洲西北部城市群。
6.以上海为中心的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7.以香港为中心的中国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