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突破了一个又一个传统“禁区”,闯过了一道又一道艰难险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是什么?(1分)
(2)举例说明我国在这30年间,是怎样探索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为实现国家统一,我国又采取了哪些重大决策?(4分)
(3)我们可以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30年划分为两个阶段。其中第二阶段(1992年以后)的改革目标是什么?(1分)
(4)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改革开放这30年间,我国形成了哪些重大理论?(2分)
(5)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科技和教育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2分)
(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1954年颁布的,1982年修订,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渐完善和调整。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提出对台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3) 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
(5)科技:863计划取得重大突破和成就;载人航天飞行和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高性能计算机、第三代移动通信、超级杂交水稻等。教育:2000年基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如今全面实现农村免费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发展迅猛。
教育事业的发展:
1、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对旧教育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并大力改革发展教育事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教兴国的战略的确定,党和政府尤其重视基础教育的发展。
2、三个面向:
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1985年起,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提高了教师的社会地位。
3、义务教育:
(1)1986年,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家增加了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并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办学,各地办学条件得到改善。
(2)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的发展,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并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3)2000年,全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发展水平已经居于发展中人口大国的前列。
4、高等教育
现状:
(1)新中国成立后,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从整理上看,高等教育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学校数量大大增加,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布局结构日趋合理,教育质量、办学效率、办学条件有明显提高。
(2)教育部启动了将北大、清华等若干所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工作。
成就:高等教育的科学技术工作成绩显著:承担了1/3以上的863计划项目,获得1/3左右的国家发明奖,一些科技研究成果已经达到或接近了世界先进水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高等学校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科技重要方面军。
科教兴国战略意义: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助于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开拓新的市场空间,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我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行使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职能的表现。国家实施这些职能,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实现社会主义的目的、目标。更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