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能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时代主题。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毛泽东在某次党的代表大会(1945年5月31日)上指出:
在这条方针里面:“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就是说的组织队伍;……就是说的敌人;“建设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就是说的目标。
请回答:这是毛泽东在哪次党的代表大会上的发言?他说的“敌人”主要指谁?举一例党领导的八路军打击“敌人”的著名战役。党在这次会议后,为实现“目标”发起了哪些重大战役(举一例即可)?(4分)
(2)1954年,周恩来总理在某次人民代表大会上指出:
在建设期间,工业发展的速度当然要低些,但是1953年工业总产值仍然比1952年增加了百分之33%。1954年预计现代工业的总产值将等于1949年的4.2倍。
请回答:材料反映了怎样的经济特征?导致这种特征的主要原因是1953年中央采取的什么措施?这次会议的哪一重大举措奠定了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基础?(3分)
(3)时任总理的李鹏在《199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在这五年中(1987-1992),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
请回答:这些“重大成就”的取得,得益于我国实行的哪一重大战略决策?试举一例“这五年中”在外交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1992年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目标是什么?(3分)
(4)时代主题虽有变化,但都围绕着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据上述史料反映的主题,指出党奋斗目标的核心内涵。(2分)
(11年江苏连云港中考)第36题
36.(1)中共七大;日本侵略者;
百团大战;三大战役(渡江战役等)。(4分)
(2)工业迅速发展;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实行一五计划);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分)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实行改革开放;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中葡联合声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分)
(4)追求民族独立、民主和富强。(2分)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